Saturday, September 7, 2013

Neural Computer —— 「人腦電腦」


(轉載自CUP magazine 2013年9月號)

上世紀可以說是DNA紀元,尤其在「外成遺傳學」(Epigenetics)經多年研究,人類終於可以平息一些人體身心發育是受先天或後天支配的爭論(同一基因體組genome如何受環境影響);打開醫治和預防長期頑疾新領域(基因治療法);以至肯定Epigenetics是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其中機制之一;甚至可用來追朔生命之源。
與此同時,自上世紀末八十、九十年代開始,腦神經科學(Neuroscience)的研究,有賴新一代儀器如fMRI、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和今年初才用到的Clarity Method等,我們首次進入人腦內最細微的分子結構,立體實時看到一些色彩繽紛的腦活動,令科學家驚異不已 。目前已有四個的尖端科研組織(投資過幾十億美元)包括Allen Institute、Janelia farm、EU Human Brain Project,和奧巴馬總統年初剛宣佈的 Brain Activity Map Initiative,與及近七百多個大小實驗室,分佈全球十個國家。科學家日以繼夜全速推動的是統稱為腦神經科學,這門科學以人腦為中心,在已知的生物學、化學和現代解剖學上,利用數學理論作模型,改變傳統的神經生物醫學、心理學、應用物理和工程學以至電腦科學,全方位影響人類未來生活模式,我們正式踏進一個歷史新紀元!

而且,這門跨界科學的趨勢是融合哲學、科學和人文學,而這些腦科學家,有人更稱之為現代達文西研究員——像達文西跨越領域,開創後現代文藝復興!預見未來,一些新名辭例如Neuroethnics、Neuroeconomics、Neuromarketing、Neurolegality、Neurolaw、Neuropolitics、Neuroarchitecture、Neuroesthetics甚至Neurotheology等將衝擊我們傳統杜會體制,無可避免引起極大爭議。無他,當人類認定自己腦袋內的神經元(Neuron)、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所構成的生化網絡(Connectome)是唯一意識思維(Consciousness)、學習(Learning)和記憶(Memory)之源,所有對、錯、喜、惡、憂、樂……等人類知性和感性行為,也可以百分百「賴」是受到腦袋中央控制,軀體根本沒有自主權(Freewill)!我們暫且不能想像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風流成性男人網


這篇文章,我只是集中介紹腦神經科學其中一分支 ——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 用資訊科技處理模式平台來剖析腦功能,再去模仿腦組織內的運算、學習和記憶功能設計未來的電腦!換句話說,自從我們用人腦發明了現今與人腦構造毫不相關的數碼電腦(Digital Computer),六十年後,數碼電腦的速度和容量才提升至一最低門檻,讓我們可初步推論和模擬人腦是怎樣運算;如今,我們再以人腦為藍本,希望在本世紀內製造出一副真正能夠模擬人腦運算的電腦 —— Neural Computer!

在此,讓我先引用資訊科技之父德國數學家Claude Shannon(1916-2001)作五十年前說過的一句話「Do machines think? You bet! We’re machines and we think, don’t we? 」作引子,反映科學家總是唯物的,但始終要面對解釋不到思維從何來的無奈!唯有以自諷來自娛。今天,要解答思維從何來依然是一大難題,除了用神來解釋外,腦神經科學家一窩蜂鑽入自己的腦袋內,希望能pragmatically打開這個謎,和叫所有形而上的哲學家閉嘴!

當然,要徹底打開這個謎還是很遙遠,思想、學習和記憶是極端抽像的概念,我們現今知道最基本的,可以歸納簡化成以下幾個概念,亦是作為設計人腦電腦(Neural Computer)的工程基礎藍圖。

首先,人腦電腦的構造會是用很多「神經元」作單位,每一神經元分支出可多達八千條Input(Dendrite,樹突),但只有一條Output(Axon,軸突)。當一神經元的一些樹突Input,被另一些神經元的Output「搭上」(「搭上」那區域在人腦內叫做突觸,Synapse,是一個小罅隙用來交換化學神經傳遞物產生微量電流,非常複雜,但在設計人腦電腦時我們省略其結構,只保持其功能),視乎被「搭上」了Input多寡和強弱度是否累積達到某一剩電量值時(Input有兩種,一是正值Excitatory,一是負值Inhibitory,所以要計算剩值),這神經元的Output便會發射(Firing)一個訊號稱之為Action Potential(AP),傳到刺激另一神經元的某條Input去,形成一個瞬息萬變不停Firing的 Network!

唔明?請看以下比喻。有一群風流成性的男人(神經元),女友(Input)衆多,但只一名他鍾情而又能替他傳宗接代(Output)的。其他女友有兩類,一類是令他亢奮,一類是抑壓他的欲望!他日以繼夜和她們接觸周旋,如還有剩餘欲望,才能向他鍾情的女友發射,否則他只是死狗一隻!而他鍾情女友卻在夜蒲時搭上另一男生,成為他其中一名女友,而這男生亦有他自己鍾情的女友,如此擴散出去,最終這群本來互不相識、風流成性的男人間接上被聯成一個風流網,有點荒誕無倫,但現實上我們腦內的神經元網絡就正正是如此運作,而且,不只是一群風流成性的男人網,而是上千億個具不同性格的群組網,今冠稱之為Connectome!最近在這方面的專家Sebastian Seung更聲稱:You are more than your genes.  You are your connectome!(有興趣讀友可參看二十分鐘TEDtalk,http://www.ted.com/talks/sebastian_seung.html)
現今設計出來的人腦電腦只有一百個「神經元」和近二十萬個網,比較人腦的千億神經元、千萬億個網顯然原始得多 ,但已足夠作為研究神經元和網絡的運算理論基礎。好了,人腦電腦既然是以網來構造,但依然要解決如何做到運算、學習和記憶的功能問題。目前大部份腦科學家相信以上的功能是源自兩種現像。

一是Action Potential的連續一系列發射不同Firing Pattern,代表不同Output。人腦電腦學習機制便利用數學上的Perceptron Algorithm,Rall Cable Theory for Dendrites和McCulloch-Pitts著名的「人造神經元」數學模式,把運算分解到最小的單元,由一組神經元網從第一層input射到第二層和以下多層直至最後一層Output——在不明環境中創新找到安身!

靈魂可以被複製?


二是在「搭上」區域Synapse附近的一些持續性變更。這源自Hebbian Synaptic Plasticity理論,David Hebb發現神經元是會「埋堆」的(Cell Assembly),而且會「黐住長期唔放」,Output和Input還會互相不停影響,形成Long Term Potentiation,記憶之源。人腦電腦設計,由此發展出Associative Memory Network數學模式用以模仿這人腦生理現像。

寫到這裡,我不得不強調,以上所說一切都是起步點;而且,今天同步有兩批極具野心的Neuroscience研究員,一批是試圖複製人類腦袋的功能放在數碼電腦中進行模擬(Brain Mapping)和做實驗,例如令它患上柏金遜症、思覺失調和任何精神病,從而徹底找出治療方法,但估計能勝任這龐大任務的數碼電腦,在2030前不會出現;另一批科學家,他們不斷把已知的腦科學知識,以數學為基礎,希望最終可以製造出一副像人腦擁有進化和可塑性的電腦,任它們像有生命地活下去。在這裡,我非要驚歎問:如果深信人的靈魂是由腦活動衍生出來,哪若然我們能百分百製造出一副人腦電腦,豈不是製造出多了一個靈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