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 2011

科技是不會被濫用的

(轉載自CUP magazine 2011年4月號)


       上月讀到香港某報章的一篇題為〈Anti-Facebook聯盟初成形〉文章,文中引述珠海學院校長張忠柟說:「人們使用Facebook是娛樂的成分居多,科技被濫用了,瀏覽的不再是必要處理的事務,原是省時的產品,現在卻花上更多時間……。」張校長自認沒有Facebook,甚至連手提電話也沒有,但即使公務繁忙,他也從沒有因為時間而耽誤了任何事云云。
       我讀後本來覺得在今天社會上對一個連手提電話也沒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我反駁,因為他可能不是窮到買不起手提電話和交不起月費,就是每次上街也有「跟班」拿著手提電話前呼後擁;但想深一層,這個人是位大專學院校長,竟然抱著以上的濫用思維,令我不禁聯想到以下一些人面對科技的心態問題。

科技是不會被濫用的
      如果有人以為「科技被濫用了」,我覺得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濫用?我們可以說濫用資源,濫用公帑,濫用什麼也可以,但在學術和科研的領域上是沒有濫用這回事的。人類的文明,就是前人智者「濫用」知識累積出來的成果;而且,在這悠長過程中,只有極小部分的精華能被篩選出來作基石,推動文化知識巨輪。故此,我們應該鼓勵年青人在機會成本容許下,愈濫愈好,而不是反視之。
       其次,每當用到「濫用」這字,言者一定帶有強烈的主觀性。「科技被濫用了」就是以一己的喜惡預設了科技應該用在那方面才對,一旦超出他的想像範圍便是濫了,反映古代中國人的封建式家長思維,這亦正正是今天中國人仍然未能真正認識賽先生的主因。科學家和文學家搞的一樣是創作,如果創作預設了上限必定收窄幻想空間,創作出來的不是抄襲便是舊瓶新酒,人類思想停濟不前。不然,iTunes上的三十五萬個apps從何而來。
       再說,「科技被濫用了」就像說「書本被濫用了」一樣無稽。如果我讀了一本教我怎樣提煉毒藥的書便向仇人下毒;上世紀歐美科學家的「曼克頓計劃」發明了原子彈炸日本;9 11恐怖分子用餐刀作武器劫機……;那麼,既然一枝鉛筆也可以戳穿喉嚨致人死地,所有的悲劇也可以歸攸「書本被濫用了」,「原子彈被濫用了」,「餐刀被濫用了」或「鉛筆被濫用了」作解釋,而不去問為什麼要向人下毒,炸廣島長崎,劫機撞世貿和拮人喉嚨等動機,這樣倒果為因謬誤的邏輯思維,一定會被熱愛創新科技的人士排斥。
       Facebook的威力,七年前我們無法想像到。從尋找舊校友的一個簡單軟件開始,放在互聯網上,風麾了六億人,科技被濫用了?還是地球上的人濫用了科技?嚴格來說,以上問的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問題中已包含了一廂情願的既定答案。目前六億人用Facebook是一個既成現象,我們真正要問的是什麼吸引他們用Facebook?而不是妄下「濫用科技」作結論。
       人們用Facebook是因為人類有需要,包括社交、互通訊息、娛樂、分享見聞、一舒己見和解悶等需要,而Facebook可以很方便地滿足到他們,你硬說你沒需要並不代表其他六億人沒需要。而且,地球上還有五十九億人未用Facebook,反譏一點還可以說科技還未被「濫用」呢!

反對科技,大有人在
       寫到這裡,很自然會帶出另一問題,就是世上為什麼還有不少反科技的人和「電腦盲」?去年我以〈掃除「電腦盲」,可以嗎?〉為題寫過一篇文章,文首說:「二十一世紀初的今天,地球上還有很多很多人自認是『電腦盲』。說自己是『電腦盲』的原因是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或更大多數是領教過一些電腦令他們難堪和難忘的失敗遭遇,放棄了學用電腦後心理上一個保衛和找回自己的藉口。」
       記得我有一位退休校長親戚,她不用電腦,不上網和不用電郵。這本是無可厚非,因為她沒需要,但她可以對我長篇大論地解釋,不上網有什麼不可以問人,不用電郵有什麼緊急事情不可以在電話傾講……,她寧願花時間去找反科技藉口也不去接觸科技,我當然知道這是她為保衛自己的補償心理作祟。
       反科技的人與世界脫了節,而科技的巨輪不會等任何人;然而,我們不能否認,光是為反科技而反科技還大有人在。可幸的是,我們活在一個開放和包容的社會,奉行Milton Friedmanfree-to-choose主義,河水不犯井水,雖然無可避免形成了一個「Digital Divide」的社會分化現象,但相對於其他落後國家,在香港這分隔負面作用已屬輕微的了。

科技是沒有藩籬的
再說穿一個事實,在發達開放的國家地區內,科技是沒有藩籬的!如果有,科技的藩籬只是因為一些人內心的自我抑壓或甚至對事物理解能力不高。沒有電郵,沒有Facebook,不上網對他們也不會有多大影響,本來他們的朋友就不多,與及不多想認識世界。朋友不多有很多原因,包括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自視太高,不合羣,求知欲不強,自我保護意識高,自信心不夠,工作環境狹窄或工作時間太長等等,而最最關鍵的是他們没有打開自己內心的藩籬;不想認識世界是因為他們自閉。
諷刺的是,科技沒藩籬卻正是打破人類內心藩籬的最佳催介!一羣陌生人對著一羣陌生人說話,大是大非也好,廢話也好。性格內向和不善交際的人在網上變成「濫交」;自視太高的在網上方知「一山還有一山高」;不合羣的依然故我,「啱聽便聽,唔啱聽便收線」;自我保護意識高的不用以真面目示人;自信心不夠的突然膽大起來……
社交網備受追捧並不是偶然的,交朋結友就算是自閉的人內心也這種原始渴求;表面上,社交網只是把包容萬有,從異端至普世價值不同的思維放在一個中立的平台上,讓全球人類盡情發表意見。但誰也料不到,社交網更可能是史無前例,全球人類都可以參與的一項超級龐大實驗,協助我們揭開一個潛在多年但哲學家、政治家、社會科學家、心理學家和宗教學家一直沒法解答的疑問 ---人類是種怎樣思想的動物?我們的世界觀會否一致?世界能否大同?
目前,社交網才剛開始,下一代的社交網會演變成怎模樣無人能預知。但基本上,我相信人類始終是追求和平共處的social animal,把不同世界觀的人放在一起是可以相安無事的;出事的是一小撮掩耳盜鈴,自以為是的統治者,往往與科技和人類意念背道而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