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14, 2012

人類文明就是Apps文明?

(轉載自CUP magazine 2012年8月號)


            今年三月, Peter Thiel在史丹福大學和我的偶像George Gilder就〈The Prospects for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議題進行了一場辯論。前者是行年四十四歲成功企業家、PayPal的始創人、對冲基金經理、創業資本投資者(fb的早期投資者之一)、慈善家和信奉自由主義的史丹福大學畢業生,而後者乃是年屆七十二歲、信奉馬克斯主義的美國「科技烏托邦」作家,被視為繼承商管學一代宗師Peter Drucker的科技先知。

            辯論可觀性之高,乃是由當世兩代分別是科技實踐及理論學者發表對現今科技如何影響將來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而啓發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這辯論的內容(有興趣讀者大可在網上觀看),而是辯論後台下學生的一個提問:Apps會不會是科技革命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我們日用的Apps是智能手機催生的軟件產品。我們不用追究先有Apps才有智能手機還是反之亦然這雞與雞蛋的問題,我們只要知道Apps的確為很多人帶來生活上很多方便,到了今天,甚至一些人一天沒有Apps可用,就算不是活不下去也會覺得坐立不安,甚至焦慮憂鬱起來。
            Apps 是甚麽?狹義的說法,Apps 就是我們以前家中和辦公室內的電器用品,普通得例如計算機、時鐘、收音機、錄音機、唱機、電視機、相機、傳真機……等,電腦把它們的功能變成免費軟件,濃縮在褲袋中的智能手機內,隨時隨地可以打開來用。Apps意想不到的效用,更是它無窮地發揮著威力無比,鋪天蓋地的漲力和感染力,一些以前沒有人認為需要隨身携帶,卻「叫起手要有」的工具例如字典、黄頁、地圖、遊戲機、探熱針、觀星儀、衛星定位,網上股票買賣、投注、交易…… 等和一些新奇得你能和未能想像出來的工具和消閑玩意,通通變成你的全天候手提裝備!今天iOSAndroidApps估計已多達一百萬,免費的佔約九成(雖然這九成中的九成對我沒用),推算全球有二百五十億次下載。
            廣義些來說,Apps 就是把網上大部分的應用移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費或收費不高的。今天,Apps對傳統經濟模式的衝擊已明顯不過 —— 廉價軟件取代了本來要製造出來的昂貴日用品,和蒸發了中間的交易費用。然而,全球製造商並沒因此倒閉,這不過是消費模式的轉移,帶動企業和製造業經濟新景象。
            舉一個例子:很久以前,一個窮孩子醉心科學可惜買不起一部可携式科學計算機,今天在智能手機上有免費Scientific Calculator Apps可以下載,但這一代還有窮孩子依然窮得買不起智能手機。這說明甚麽?這說明用Apps也要有起碼門檻,只不過這門檻不是像以前遙不可及;與此同時,Apps激發製造商生產出愈來愈平的智能手機,深化Apps的滲透力,令人類競爭白熱化,加快經驗累積與及體現無盡要求。這也可以解釋到沒有Apps之前的日子我們是怎樣過,就是之前我們熱愛科技可以安份守己,只要努力, 貧富差別不大;今天是追求愈來愈多方便 —— 也就是愈來愈多Apps、其他科學應用軟件、運算愈來愈快的電腦和高速網絡。窮孩子裝備不夠人多,在科技跑道上是沒有龜兔讓賽的!
            到此,讓我回到上述辯論後學生對Peter ThielGeorge Gilder的提問:史丹福學生可稱得上是AppsmaniaApps狂熱者),你認為Apps會不會是科技革命的一部分?
            George的見解是Apps的發展是令人驚異的,寫Apps所需的技能、取向和訓練絕對有價值,這是個好現象,然而,他覺得這裡明顯地有個侷限,如果我們以為未來世界甚麼也不用做只是等下載新Apps,這策略顯然不智。
            Peter再補充說我們不能夠對個人喜好作審判(不要忘記,Thiel是自由主義者),但他還未搞清楚這麽多人花這麽多時間寫Apps是不是對,已知的是他們大部分付出的和經濟收入沒保證,他不禁要問難道世上沒有更值得他們做的事嗎?這好像是問為甚麽全部火箭科學家非要走進華爾街不可?火箭科學家可真的替投資者發達,但他們以後還懂不懂造火箭?他們的資格還可不可以被航天局承認?真實世界充滿著很多制肘,在數碼、虛擬、金融和電腦世界中也是,寫Apps也許很大可能帶給一萬五千名史丹福大學準畢業生優厚的工作,但這是否足夠把人類文明推上另一層次?
            聽了這句話,我腦海中馬上浮現另一個問題,甚麼才叫人類文明另一層次?用Apps打遊戲機,買賣股票,看電影,閱讀賭波賭馬……表面上來看,Apps只不過令人類資訊更發達,流動性更強;說得現實些,PC的出現就是把本來該在辦公室做的工作帶返家中做,發展到今天,Apps把連應在家中做的工作和娛樂也一併帶到街上做!而且,你在那條街做也躲不了(天上二十多個通訊衛星把你坐落地球那經緯度計算準確到小數後七個位數字)……,這便是今天人類文明的一個層次嗎?但這是不是人類最終的選擇和需求?
            20118月我在這欄的一篇〈科技追不上我們〉文章中我說過:「未來世界科技肯定是繼續滿足人類的需要為大方向!而大欲就是人類最終的需要……《禮記 ∙ 禮運》中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萬年不變。這樣推測下去,食和性,就是科技最終的未來!」
            沿著這層次再推想下去,啊!莫非Peter口中的疑問「Apps是否足夠把人類文明推上另一層次」就是要解決人類食和性的需要?如果我們的Apps可以連食物和性洩工具也可以下載,隨時隨地包括在街上也可解決,就是另一文明層次?
            還是再要等若干年後,人類不用工作,不用思考,不愁吃喝玩樂,一切有機械人和Apps代勞;人類回復了童真,沒有經濟壓力,沒有政治鬥爭,沒有戰火洗禮,人類文明就是Apps文明,今天史丹福大學Appsmaniac學生成功把Homosapien進化成Homo-Apps,才算是科技革命的一部分?(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